跳转到正文内容
浦发银行

一个村庄的幸福承载力

http://www.sina.com.cn  2012年04月06日17:31  新华每日电讯
汤明孝夫妇在老屋院落前。 汤明孝夫妇在老屋院落前。

农村劳动主力――老人修路 农村劳动主力――老人修路

在家守孝的鲁友明 在家守孝的鲁友明

空寂的院落 空寂的院落

  汤明才和儿子都在建筑工地干活,正月二十五从老家来京,因为还没活干,整天在家。谈起老家,他们三个人都说“那里条件太差了,真是不好”。老家的路是“毛路”,沟坎多,没法骑车,只能步行。如果碰上雨天,路就被冲毁了。所以,老家的人都出来打工,不少房子就毁弃了。村里的地都让邻村的人种了,种地的人什么也不给他们。

  达县老乡多在建筑工地干活,都是老乡带老乡,“人不熟不要”,如果有活的话,一天挣200元钱。现在感觉比以前还是好一点点,刚开始打工那会,一个月才挣三四百元。

  “但也好不到哪里去。物价这么高。一个月开销就得二三千,房租300多,电费100多,米、蔬菜、肉都挺贵的。”

  “我住的屋6个平方,没有取暖设备,冷了就只能下面多垫点,再多盖点。”汤建平说。汤明才的老伴张华琼则诉说自己有类风湿关节炎,没有低保,“看不起病”。

  他们说出来打工,常年在外,也都是不得已的事情。“老家当然好,但挣钱少。老家主要是条件不好。路不通。走路不行,坐车又贵。如果路修好了,也愿意回去。而现在只能等老了再回去。”

  “但回去又能做什么?做什么都没有条件,养殖的局限也很大,养鸡鸭牛羊都养不了,养鸡鸭,山太大,往往被野物吃了,养牛羊,地方又太小。”他们也踌躇。

  记者随身带来了九社的一些图片,他们三个一页一页看。汤明才指着一张一张图片给记者讲述,指着一个房子说这就是他家的,这次春节回家还在里面住了。从图片上看,虽然他们住的那间屋子还安好,但紧邻的一间屋子已经快塌完了,只剩下残垣断木。

  汤明才一直在给记者讲述,那又是谁家的屋子,留守在家的两个老人住的又是哪一间,那张他家院落的图片上有半个碾子,他都指给记者看——“滚子!”有时他们三个也在一起自己讲,仿佛又回到了他们熟悉的故乡,温暖的村落,从小长大的地方,平时也许梦里才能回到的地方。

  他们未来的走向是什么?是一直顶着“农民工”的身份打工吗?能不能成为“城里人”?还是将来老了干不动了回村里,回到那个正在老去的山村……

  也许,对于鲁友明、汤明才们来说,这些问题有些遥远,也根本没有答案,眼前最要紧的,是找到挣钱的活。

  ■相关文章

  一个村庄的幸福承载力 

 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谢锐佳 姜锦铭 谢佼

  在四川达县金石乡,高洞村可是个令周围村民羡慕的“名村”。

  羡慕,是因为高洞村“路好”。一条8公里多的盘山水泥路,让高洞村连通山外。

  高洞村并不是天生“路好”。这里地处巴山,“两边凹岩千,中间一线天”,以前村民出门靠脚板,物资进出靠肩挑背驮。

  1995年到2007年,用了13年,不甘受穷的高洞人学习愚公的劲头,村民自己动手,硬是把羊肠小道修成了毛坯公路,又把毛坯路修成标美路,再把标美路硬化成水泥路,成为达县铁山以西第一个通水泥路的村。

  “要想富先修路”。因为有了路,高洞人“富”了起来,他们产的“高洞蜜柚”远近闻名。

  高洞人到底有多“富”呢?我们走进这个曾有媒体报道说“昔日的土墙房变成了小洋房,家家户户门前院落绿树成荫,鸟语花香”“村民住的是楼房,看的是光纤电视,用的是自来水”的山村,探个究竟。

  水泥路很平整,山坡上、房前屋后果然都是绿油油的果树。

  “那就是柚子,高洞蜜柚,已经注册商标了。”同行的金石乡党委王副书记介绍说。

  村里的确有几栋贴着白色马赛克的两层或三层的居民楼(也就是报道中经常提到的“小洋楼”),不过“小洋楼”间还夹着半数低矮的传统灰顶平房。

  我们来到村委会办公点。一座漂亮的二层小楼,楼前还有露天篮球场、乒乓球台。高洞村支书李成松和村主任李学润热情地接待了我们。

  “听说在李书记的领导下,高洞村种柚子致富了?”

  “呵呵”,李成松谦虚地笑笑,亲自拿柚子招待我们。柚子是年前摘下来的,打了包装,还贴着花花绿绿的商标。

  “咱村人均收入是多少?”

  “5800多元。”

  “金石乡农民人均收入呢?”记者转头问旁边的王副书记。

  “4800多元。”

  高了1000块钱,怪不得四里八乡都羡慕。

  不过,这个水平跟达县统计局发布的“2010年达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762元”,高出的倒不多,毕竟这里是山区。

  “咱们高洞村有多少人?”

  “4个组,700多人。有400多成年人。”

  “有出去打工的吗?”

  “出去280多人。”

  出去的不少,但较之柳潭村原九社,留下来的还真多。

  不过,一条公路,到底能承载起多少村民的“幸福生活”?

  “咱村有多少地?”记者问李支书。

  “约1000亩。主要种柚子,其他的水稻300亩,小麦、玉米、红薯等100余亩。”

  “能产多少柚子?”

  “去年是50万斤。目前产量不算高,因为各家的地不多,太分散,有些农户的管理还跟不上,比如有的种了又出去打工了。”

  “假如全村能种柚子的地方都种上柚子,最多能产多少斤?”

  “最多也就增加200亩。如果标准化管理的话,产150万斤没问题!”

  “能卖多少钱呢?”

  “1斤柚子纯利润大约是1.2元。”

  照这样算,整个村的纯收入大约是170万元。记者和书记、村主任算起了账。

  这也即是高洞村这块土地上,完全依靠农业,种植比较效益相对较高的农作物,最高的产能产值。

  要过上“幸福的现代生活”,若按每年人均支出1万块钱算,这170万元能够满足170位村民的幸福。

  170人,大概就是这个山村的“幸福承载力”。

  而高洞村目前的户籍人口超过700人。

  记者好像突然弄明白,为什么这样“文明富裕的新农村”,年轻人也要往外跑,也有那么多空巢。

  在人多地少的内地村庄,人口转移是大势所趋。局外人可以感伤乡村的空巢,但代替不了村民对改善生活的向往。整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提高,更多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,也是解决农村问题、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重要前提。

  ■链接

  一个小山村的人口变迁档案

  四川省达县金石乡柳潭村原九社(数年前年并入六社),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,全村共四个院落:长里坪院落、老屋院落、塝上院落、傍岩院落。80年代人口鼎盛时有140多人。在城市化的浪潮下,随着打工潮的兴起,如今,常住的只有两位老人。以下是这个小山村人口的大致变迁情况。

  ●鲁某友家

  鲁某友:2011年冬去逝。两个女儿均已出嫁。

  汤某珍:鲁某友妻。多病。2012春节后寄居在北京务工的女婿家。

  鲁某明:鲁某友长子,46岁,未婚,在北京务工。

  鲁某军:鲁某友小儿子,40多岁,未婚,在广东务工。

  ●李某文家

  李某文:在北京务工。其妻90年代去逝。大儿子未婚,在达州务工。幼子已婚,育有一子,小两口在广东务工。

  ●汤某朝家

  汤某朝夫妇:上世纪80年代末去逝。

  ●汤某清家

  汤某清:上世纪80年代末去逝。四个女儿,均已出嫁。其妻80多岁,寄居邻村女婿家。

  ●汤某简家

  汤某简:上世纪90年代末期去世。其妻在夫亡后改嫁。女儿已出嫁。

  汤某桥:汤某简子,已婚,一家在北京务工。

  ●汤某何家

  汤某何:上世纪90年代末去逝。

  汤某安:汤某何子,夫妇在80年代初一年内先后去逝。一儿一女成为孤儿,现已成年,均在外务工。

  汤某吉:汤某何子,60多岁,原独居老家,年前被儿子接走。其妻,前几年去逝。

  汤某林:汤某吉长子,已婚,夫妻均在广东务工。女儿留守寄居外婆家。

  汤某勇:汤某吉小儿子,已婚,居达州城区市郊。

  ●汤某孝家

  汤某孝:70岁,其妻65岁,两人在家务农。大儿子近50岁,未婚,在外务工。

  汤某辉:汤某孝二儿子,离异,在广东务工,孩子随其在外。

  汤某辉:汤某孝三儿子,未婚,在广东务工。

  汤某辉:汤某孝小儿子,已婚,居达县双龙镇街道。

  ●汤某法家

  汤某法:90年代末独居去逝。三个女儿均已出嫁。其妻现寄居女儿家。

  汤某法长子,代课老师,下岗后因事入狱,现服刑。妻离异,一子随其在外生活。

  汤某双:汤某法小儿子,离异,现不知所终。前妻在外务工,女儿随母生活。

  ●汤某龙家

  汤某龙:80年代初去逝,其妻80年代中期去世。

  汤某德:汤某龙三儿子,夫妇和儿子均在福建务工,女儿已出嫁。

  汤某龙长子:70年代因事入狱,不知所终。妻改嫁。其子由汤某龙孀妻抚养成年后到广东务工。已婚。

  汤某海:汤某龙二儿子,70年代去世。

  ●汤某木家

  汤某木夫妇:80年代中期相继去逝。无子。

  ●汤某杰家

  汤某杰:原九社社长,2011年夫妇俩在北京务工,入冬后转到海口务工。小儿子90年代久病去世。女儿已出嫁。

  汤某杰长子,在海口务工,妻嫌家贫出走,女儿念大二,儿子在达县中学念高三。

  ●汤某高家

  汤某高夫妇:在达州市城区务工。长子夫妇在金石乡街道维修摩托搞养殖为生,有一子一女;二儿子和小儿子都是老师,均已成家,迁居工作地。

  ●汤某述家

  汤某述夫妇:在达县堡子镇经商。女儿已出嫁。儿子已婚,教师。孩子在念小学。

  ●汤某楷家

  汤某楷夫妇:随儿子迁居。大儿子夫妇均在四川雅安市工作。两女儿均出嫁。

  汤某道:汤某楷二儿子,夫妻俩及孙子均在成都务工。

  汤某兴:汤某楷三儿子,夫妻俩均在广东务工,孩子念大三。

  汤某辉:汤某楷四儿子,在广东务工,其妻在达县一学校务工,子年幼。

  ●汤某甫家

  汤某甫:80年代去世。其妻在达州城区拾荒为生,住孙女家。

  汤某伟:汤某甫儿子,80年代去世。其妻再招男客,现一家三口均在北京务工。两个女儿均已出嫁,一个在成都一个在达州务工。

  ●汤某元家

  一家五口:80年代迁居海南。

  ●汤正槐家

  汤某槐:退休教师,妻务农,目前随大女儿居住。

  汤某梅:汤某槐大女儿,在达县城区务工,已婚,育有一子。

  汤某梅:汤某槐小女儿,教师,已婚,迁居工作地。

  ●汤某碧家

  汤某碧姐仨:孤儿,均已成家,在外务工。

  (张敬己整理)

分享到: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

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

 

更多关于 城市化  乡村  的新闻

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┊Copyright © 1996-2012 SINA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